其他账号登录: 注册 登录
邵阳市妇女联合会

创业的WOMEN | 分不清秧苗和杂草的“85”后绥宁姑娘,走出一条新“稻”路

发表时间:2024-08-06 09:19

巾帼是她们最动听的名字,创业是她们最磅礴的力量,家乡是她们最深切的情怀......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弘扬广大妇女敢于拼搏、奋发有为、不屈不挠的创业精神,引领广大妇女在奋进新征程中彰显巾帼担当作为、书写巾帼出彩人生,为助推邵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巾帼力量,我们特推出“巾帼初心耀三湘·创业篇”专题报道——创业的WOMEN,聚焦新时代不断崛起的女性力量,记录属于WOMEN的创业传奇!


本期人物:“新农人”罗玉

从光鲜亮丽的都市丽人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新农人,“85后”绥宁姑娘罗玉带着对家乡的眷恋和热爱,逐梦田间地头,蹚出一条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农业之路,用青春书写属于自己的乡村振兴故事,彰显新时代新青年的担当。


一、心怀“农业梦”,她成稻田里的“女农匠”


图片


说起创业,罗玉说自己是“最喜欢折腾的人”。


在大学期间,罗玉就有了自己的创业计划,毕业后的她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来到长沙创业,开过寿司店、办过幼儿园、培训班,积累了丰富的创业经验和积蓄。


不过,“爱折腾”的她并未就此躺平,看到国家对粮食安全、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视,带着一直藏在心中的农业梦,2016年底,罗玉返乡创业,成立湖南稻禾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规模化水稻种植。


万事开头难,对罗玉来说转行并非易事。刚回乡的她连秧苗地里的禾苗和杂草都分不清楚。“我拔秧时常常把它们混在一起,为此,没少闹笑话。”想到当初的稚嫩模样,罗玉忍不住哈哈大笑,为此,学认秧苗成了她农家生活的第一课。

图片


罗玉摸爬于田间地头,刻苦学习育秧育种、插秧播种、追肥打药、农机使用、烘干收储、加工销售等各方面的知识,不断提升农业种植技术和销售技能。经过几年在田间地头摸爬滚打,如今的罗玉早已成长为驰骋在稻田里的“女农匠”。


二、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打造绿色大米品牌


湖南稻禾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绥宁县武阳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前期以农机作业服务为主,为农户提供机耕、机收、烘干等社会化服务。因为绥宁特殊的地理环境,机械化效率相对平原地区要低很多,盈利成一大难题。


图片


为改变这一现状,2018年,罗玉对公司进行大刀阔斧改革,大面积流转土地种植优质稻、投资大米加工厂,除了打造原有大米品牌“蓼水田畔”外,还新打造了“青坡司”品牌,利用国家扶贫的好政策,开启“公司+合作社+贫困户+互联网”的新模式。


图片


2020年10月,在北京国家832扶贫平台举办的“消费扶贫·贫困地区农副产品产销对接会”上,罗玉身着苗族盛装,推销着自家的绿色大米。这一天,她拿下了和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长期合作的“签约本”。同年公司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在湖南省股交所挂牌。2021年又在湖南省国资委消费帮扶下迎来了满满的收获,有了新工厂、新办公室,建了一条年产3万吨大米生产线,仓储能力达1万吨。


三、发展智慧农业,带动农户就业增收


在创业过程中,罗玉始终坚持创新,想出许多“新点子”。在罗玉看来,要想种好粮、多产粮,就得利用好现代农业科技,精细化管理农田,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守好“米袋子”安全,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才是王道。


图片


“机械化帮了我们大忙,与老一辈手工作业的种田方式不同,农民再也不是‘泥腿子’了。”罗玉谈起实现机械化操作时深有感触。


通过建立“企业+农民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积极为当地种粮大户、散户提供机耕、机插、机防等社会化服务,耕田机、插秧机、植保无人机、烘干机轮番上阵,整个春耕播种过程实现机械化作业,高效又便捷。


图片

流水线育秧


同时,她依托现有的高标准梯田,以稻文化设计主题IP,打造集智慧农业、科普教育、休闲游乐、劳动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农文旅融合示范园——青坡司农场。仅2023年就带动3000户以上老百姓种植优质稻15000亩,解决临时劳动力就业100余人。


图片


粮仓满盈,稻香阵阵。罗玉享受着泥土的清香,沉醉于收获的满足,也看到了农村广阔天地的大有可为。凭着这份对家乡土地的热爱,对于未来,罗玉充满信心,表示将逐梦田间地头,继续走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农业之路,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友情链接:中国妇女网        潇湘女性网        凤网        邵阳市人民政府        邵阳党建网        湖南省妇女干部学校
地址:邵阳市行政中心-行政主楼(市府东路与市府南路交叉口西160米)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