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七夕节,那些你不知道的知识发表时间:2023-08-22 12:44 七夕节的历史渊源 提及七夕节, 人们总是第一时间 想到“中国情人节”, 悠悠岁月寄予其中的传统意蕴, 却常常被忽视。 在古代, 七夕的确和牛郎织女的传说关系密切, 但它又有“女儿节”的称谓。 简单来说,七夕就是一个 “女子大型祈福节日”。 东晋葛洪《西京杂记》记载, “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 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 今亦有五孔、九孔之说。 汉代已有欢庆七月七的习俗, 女孩们向心灵手巧的织女, 乞求智慧巧艺, 所以它被称为乞巧节、女儿节。 唐宋之际, 京城设有专卖乞巧物之市场, 车水马龙、人流如织, 世人称为乞巧市。 小编给大家梳理一下—— 古人过七夕节主打一个“热闹”。 宋元时期七夕节的隆重程度, 丝毫不亚于春节, 当时还专门设有“乞巧市”, 专卖乞巧物品; 清代江南女子还有七夕染指甲的习俗 …… 总之, 这是名副其实的“女儿节”嘛! 七夕节还有这些讲究 七夕节与爱情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牛郎织女的故事雏形, 在汉代古诗十九首中, 已有酝酿。 牛郎织女的神话, 源于我国先民们的天文学想象。 战国晚期竹简《日书》里写 牛郎织女的婚姻非常悲剧—— “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 不出三岁,弃若亡。” 大概意思是: 若人们在这种时候结婚, 丈夫三年内会离弃妻子。 直到西汉中期以后, 七夕的分离禁忌才逐渐消退, 演进到男女的约会。 但东汉《古诗十九首》里 牛郎织女还是相爱而不能团聚: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银河阻隔,佳期如梦, 牛郎织女在七月七得以重聚。 跨越世俗中种种障碍, 坚守着忠贞不渝的爱情。 七夕节与美食 01 巧果 02 五子 03 巧酥 04 巧巧板 05 云面 06 江米条 七夕节与诗词 迢迢牵牛星 两汉 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赏析 赏析 一年一度的七夕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就好像能看见牛郎织女渡过银河在鹊桥上相会。这个时候,每家每户都在乞巧,对着月亮穿针引线。唐代诗人林杰在《乞巧》一诗中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赏析 这首词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好的爱情不是天天腻在一起,经过分离考验的感情才更可贵。彼此真诚相爱,即使天各一方,也能心心相印。 秋夕 赏析 银烛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手执绫罗小扇扑打萤火虫。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凝视天河两旁的牛郎织女星。这首诗构思巧妙,语言质朴流畅,感情蕴藉婉约,颇能代表杜牧七绝的艺术成就。 |